8亿多修缮的文保院落“面目全非!”甘肃天水:启动整改并严查失职渎职
来源:北京晚报 据央视 燕赵都市报    时间:2023-08-22 14:56:11

这个夏天,旅游“最火暑期档”如约而至,古城游也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但在甘肃天水,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修缮一新的甘肃天水古城在商业化运营后,文保院落内进驻了诸多业态。不仅参观区域受限,消费门槛提升,一些甚至被“改头换面”,危及院落安全。到底发生了什么?文保院落为何“变味”了?

■文保院落“面目全非”

甘肃天水拥有中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民居院落群,因历史久远,不少古建民居曾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为抢救这些古建筑,当地对西关片区启动抢救性保护,使得29座文保院落得以“复活”,其中省保级1处、县保级3处、保护点25处。


【资料图】

天水市财政局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21年,天水市拨付的西关古城保护资金超过8.88亿元。没想到的是,不到两年时间,花大成本修缮的文保院落就遭遇了“改头换面”。很多商业设施进驻改造院落,成了游客消费场所。

据了解,位于天水古城内厚生巷13号的一处日式风格餐厅,是建于明清时期的文保院落。但如今,这里已看不到曾经庭院宽敞、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中式古建风貌,被营造成日式风格,西厢房外加盖日式小屋。

天水古城特聘顾问、负责修缮古民居的专家黄国翔介绍,这种改变古院风貌的新加和改建并不被允许。改建后,下雨时雨水会溅到柱子上,加快院落的糟朽。去年底这里修建时,黄国翔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曾多次要求经营主体停工整改并修改装修方案,但并未引起当时负责运营古城的甘肃某公司的重视,日式风格餐厅最终如期开业。而在天水古城,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

■经营项目未批先设

为何文保院落的保护利用,会出现如此“任性”的现象?投入超8亿多元公共财政支出进行修复的文保院落,都在经营哪些业态?

2022年9月,天水市秦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授予了天水市名城保护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9处文保单位特许经营权,同时要求,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的展示利用要按照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相关流程,履行审批备案手续。

这意味着,无论是业态设置,还是装修改建,都需要经过至少县级文物部门的批准。但在该公司所存的商户档案中可以看到,有文保院落的申报材料和目前的实际经营业态不符。

以“维新堂”为例,申报材料中标注的经营项目是紫砂壶,实际开设的却是餐厅。此外,还有酒馆变火锅店、茶社成餐厅等。

对此,秦州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文物股股长汪祥军表示,2022年9月,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曾下文要求,县级文物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对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状况开展评估。这些“改头换面”的经营均系未批先设、未批先修,主管部门“没有收到任何报批手续,所以无从监管”。

缺失监管的情况下,天水古城多个文保院落违规装修、添建变为餐厅,防火风险也随之增大,火灾隐患比比皆是。

■严查失职渎职行为

8月20日,天水市委、市政府回应称,诚恳接受舆论监督,将及时通报问题整改情况。

天水市委、市政府表示,各相关部门在前期排查整改的基础上,对天水古城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建立清单台账、限期整改销号。将由文物主管部门牵头,对全市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大排查”“大整治”。由消防部门牵头,联合应急管理、文化旅游等部门,对全市文物古建筑等文保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

此外,文化和旅游部门牵头,邀请文物保护专家,对天水古城运营企业及经营商户开展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等。

最后,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对文物保护、消防安全等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监管缺失、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